持股计划“偷跑”坑惨投资者——宋都股份的罪与罚

4月中旬,就宋都股份(600077)对上交所监管工作函的回复,本报曾刊文《“最高点”减得准,回复函来得迟——宋都股份老将董秘犯了什么错?》并质疑公司拥有十余年证券事务从业经历的老将董秘郑羲亮为何会犯了“规则理解不足”的错。

此前的3月22日,宋都股份在未进行任何披露的前提下,于股价高点清仓2018年员工持股计划。这一操作随后引来了投资者的质疑与监管关注。在监管层的不断追问下,公司清仓2018年员工持股计划致信披违规一事疑点重重。

果不其然,4月22日,宋都股份董事长俞建午、董事会秘书郑羲亮收到了上交所下发的《纪律处分决定书》。而这份纪律处分书也将宋都股份员工持股计划的“偷跑”行径抽丝剥茧,曝光于众人。

恶劣:董事长提前知晓减持,公司竟装“哑巴”

3月14日至22日,宋都股份股价连续7个交易日涨停,参与其中的投资者情绪高昂。期间,上交所曾对宋都股份进行问询,要求公司自查实控人及全体董监高后续减持安排情况,核实公司董监高、实控人近期股票交易情况。

对于这份问询函,宋都股份采取了“拖”字诀——上交所要求宋都股份于五个交易日内以书面形式回复,可直到3月19日、21日,市场等来的仅仅是一份延期回复上交所问询函的公告。

就在股价扶摇直上的时候,宋都股份似乎始终心系投资者,股票交易异常波动、风险提示公告一份接着一份,以公司仍存“业绩预亏”“大股东高比例质押”“合作项目存不确定性”等诸多问题为由提醒投资者冷静。这些公告中唯独只字不提2018年员工持股计划的减持安排。

3月22日,宋都股份又发了一份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再次强调“不存在应当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而就在当天,公司的2018年员工持股计划通过二级市场几乎实现“清仓”。此时,宋都股份的投资者依然被蒙在鼓里。不少投资者依然在期盼有“涉锂”利好加持的宋都股份股价能够一路向上。

直到3月22日收盘后,宋都股份向市场抛出一份公告:2018年员工持股计划已出售3242.92万股,卖出金额为2.20亿元。这份公告令投资者猝不及防,公司股价随即在3月23日跌停、3月24日继续“雪崩”。截至昨日,宋都股份的股价已经从最高点的7.3元/股大跌至3.76元/股,下跌了42.68%。面对被腰斩的股价,宋都股份的几万名投资者账户市值遭受重创。

宋都股份悄悄清仓员工持股计划一事引发了投资者的强烈不满,更引发了监管的关注。浙江证监局、上交所随即分别下发监管关注函、监管工作函。

在4月1日回复了浙江证监局的监管关注函后,宋都股份对上交所的监管工作函的回复仍然用起了“拖”字诀。直到4月15日,相关回复才姗姗来迟。回函中,公司频频使用“简单理解”“理解不足”“没有意识到”等词语强调按公司此前的“不当”理解,董监高确实没有减持。

宋都股份的一句“理解不足”是否太过于儿戏?

在上交所下发的《纪律处分决定书》中,上交所指出:“宋都股份董事长、董事会秘书事前已知晓员工持股计划相关减持意向,公司及相关责任人的违规事实清楚、违规性质恶劣。”

狡辩:员工持股计划出售无需披露

相比于在一系列公告中对减持相关事项回答的隐隐藏藏,宋都股份在做出减持动作的时候十分干净利落。

从事后披露的材料看,3月22日当天,也就是宋都股份股价连续拉出涨停板的第7个交易日,宋都股份先是召开2018年员工持股计划管理委员会会议,会议决定出售2018年员工持股计划。会议结束,宋都股份又立即召开2018年员工持股计划持有人会议,通过了授权管委会全权处理2018年员工持股计划的决定。随即在当天盘中,2018年员工持股计划中的3242.92万股股票直接通过二级市场卖出,合计卖出金额为2.20亿元。

宋都股份此次清仓减持完毕的2018年持股计划,涉及7名公司现任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实际出资比例达27.84%。具体来看,公司董事长俞建午实际出资比例占员工持股计划份额的10.90%,董事会秘书郑羲亮实际出资比例占员工持股计划份额的0.93%。

上交所指出,在公司股票价格连续上涨、多次触及异常波动标准和本所发函要求就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其他重要股东买卖股票情况进行核查的情况下,公司未能对员工持股计划减持这一股票价格敏感事项进行充分核查,导致连续3次异动公告均称不存在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买卖公司股票的情况,也未在两次风险提示公告中提示员工持股计划可能的减持情况,相关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完整,风险提示不充分。

早在2022年3月8日,宋都股份员工持股计划管理委员会就召开了沟通会并作出出售股份的决定。然而对于这一事宜,宋都股份在3月15日、17日、22日这三次披露的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中始终没有提及。

对于上交所的责任认定和处分决定,宋都股份董事长俞建午、董事会秘书郑羲亮竟提出异议并申请听证。

与其说是提出异议,不如说是“狡辩”。

宋都股份董事长俞建午和董秘郑羲亮向上交所提出申辩:“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管理委员会于2022年3月8日召开沟通会并作出出售股份的决定,持有人会议于2022年3月22日授权员工持股计划管理委员会处理出售事宜,减持决策及实施期间均未处于相关股票价格异动时间。”

毫无悬念,上交所明确否定宋都股份的上述异议,重申公司及相关责任人的违规事实清楚、违规性质恶劣、情节严重。

上交所指出,宋都股份的股票价格3月中旬连续发生异动,在本所发函问询及提示的情况下,宋都股份不仅未就员工持股计划减持风险予以充分提示,反而在第三次发布异动核查公告披露不存在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其他重要股东减持的第二天,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就进行了清仓式减持,严重影响投资者合理预期。

从披露的细节来看,因宋都股份员工持股计划持有公司股份比例达2.46%,其中现任董监高持有份额占比达27.84%,所以其性质属于“公司重要的其他股东”,在股票价格严重异常波动的情形下,公司员工持股计划是否减持被投资者高度关注,属于可能对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敏感信息。

总之,宋都股份的恶劣行为已经踩线。

铤而走险背后:“流动性枯竭”恐慌

宋都股份此次减持为何铤而走险?宋都股份在二级市场长期的“流动性枯竭”或许是其急于清仓套现的深层次原因。

2018年员工持股计划原本于2021年9月1日届满,这也意味着持股计划的所有股票解除“锁定状态”,即可以择机卖出。但是,宋都股份此时在二级市场上的表现相当萎靡。2021年9月份,宋都股份的全部交易金额仅为4.27亿元,日均交易额区区2000多万元。到了2021年四季度,宋都股份的成交愈发冷清,股票交易的流动性十分堪忧。2021年11月3日当天,宋都股份的全天交易额仅为410万元。

面对这样的流动性,谁能在二级市场脱身呢?3302.87万股的持股计划更不是一个小数目。不过,宋都股份竟然等到了苦尽甘来。

2022年春节之后,房地产政策边际改善的趋势逐渐明朗。A股房地产板块及个股纷纷走强,成交量暴增。宋都股份每日的成交金额也随之迅速攀升。就在宋都股份2018年员工持股计划减持当天,其成交金额竟达到了26.53亿元的天量。而2021年整个四季度,宋都股份连续三个月的成交金额相加才仅仅18.7亿元。

一天的成交金额竟然超过了去年一个季度。同时,宋都股份在今年以来频频上演连续涨停板,区间最大涨幅达到166.42%。股票流动性好转以及已经翻倍的股价,这都为该笔员工持股计划的抛售提供了充分的条件。毫无疑问,这是最好的“套现窗口”。

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即便违规也要清仓股票。然而这一系列的违规行为则给在信息对等上处于劣势的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在持股计划终于浮出水面之后,宋都股份的股价发生了“踩踏”。

更令市场担忧的是,除了该笔“偷跑”的2018年员工持股计划外,宋都股份还有一期已先后三次延长存续期的2016年员工持股计划,减持尚未落地。未来,宋都股份又将如何处置?

浙江证监局曾于3月23日向宋都股份下发关注函,提到公司2016年员工持股计划已经多次延期,并要求说明该员工持股计划近期是否有卖出计划。宋都股份则在随后的回函中表示:“截至目前,公司2016年员工持股计划尚未出售。”而4月15日回复上交所监管函的公告中风险提示一项里,宋都股份则强调:“2016年员工持股计划未来减持时点存在不确定性。”

就宋都股份2018年员工持股计划减持的诸多疑点,记者此前也曾致函并致电公司,但宋都股份则以处于年报窗口期为由拒绝给出答案。

不禁要问,到底谁来为宋都股份投资者的损失负责?

(苏城)

编辑:newshoo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