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0万消费帮扶背后的金融生态链 ——看国寿寿险如何打通助农增收“最后一公里”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作为寿险行业“头雁”,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各项工作部署和目标任务,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扎实推进定点帮扶、产业帮扶、保险帮扶、消费帮扶等重点工作,以实干助力乡村振兴。
“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做好‘土特产’文章,发展林下经济,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延链增效、联农带农,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从政府工作报告可以看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乡村产业如何通过吸引资源要素汇聚,留住人才、资金等,增强地方发展内生动力,亦是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关注的重点。
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在其2024年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暨社会责任报告中指出:2024年,该公司全系统共承接1445个帮扶点,较上年度增加274个;派驻帮扶干部1027名,较上年度增加47名。稳步推进人才振兴,投入教育帮扶资金56万元,举办“三支队伍”培训班,加强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培育“新农人”115名,通过培训交流,促进培训成果转化,壮大农村各类专业人才和实用人才队伍。
在发挥主责主业优势上,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持续丰富保险产品供给。积极研发并持续推出投保门槛低、责任适度的保险产品,2024年研发乡村振兴系列产品4款,围绕农村生产生活特定风险,提供相应意外医疗保障。截至目前,该系列产品已累计开发21款。该公司还加大业务拓展力度,扩面提质,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面向农村人口,积极推广涉农保险、乡村振兴保险、普惠型人身保险等。强化政企合作,不断加大对乡村地区特定群体、重点领域风险的保障支持力度,大力发展具有普惠性质的政策性健康险业务。
金融活水润泽振兴沃土,保险春风赋能民生保障。中国人寿寿险公司的定点帮扶工作受到了多方肯定。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分公司的创新实践为例,其与崇左市天等县人民政府联动建立“233”(双边协作定机制、三方互补齐发力、三项服务兜底线)工作法,联合打造“防贫四保”综合性保险体系,为当地人民群众提供了多元化的保障责任。鉴于强措施、稳增收、促减贫的良好帮扶质效,该案例成功获评“第五届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最佳减贫案例。(周洁)
-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版权声明:凡文章来源为“大众证券报”的稿件,均为大众证券报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大众证券报”。
- 广告/合作热线:025-86256149
- 举报/服务热线:025-86256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