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宪容:股市供求关系不能再人为扭曲

五年一度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昨日起召开,会议将为未来几年金融工作和改革方向定调,有媒体估计金融监管协调、金融安全、防控风险、金融开放等,是这次会议的重点议题。但是,哪些是当前中国金融改革的核心问题?仅是以组织结构调整与设立来加强金融监管吗?中国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又在哪里?风险如何来防控?中国金融开放如何才能走好?等等,对于这些重大的理论问题,如果不对金融市场进行深刻认真的反思,是无法找到答案的。

以中国股市为例,这几年是政府改革的一个心结,就是认为当前中国企业的融资成本高和债务负担重、企业的创新能力弱、金融市场运行效率低及风险高等问题都与中国金融市场的融资结构不合理及直接融资发展严重滞后有关。因此,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金融改革的部署,政府希望快速建设好市场化程度高的多层次资本市场,特别是要加快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以此来调整中国金融市场结构,增加企业的融资渠道。这样既可化解近十几年来积累下来的房地产市场风险、企业及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金融市场风险,也能够推动中国经济再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增长期。

无论是2015年中国股市暴涨暴跌,还是2016年以来股市IPO的大跃进,基本上都是在这个思路下推出相应的政策。但是政府从来没有考虑过,中国股市所交易的信用与欧美发达市场的信用是根本不同的。中国股市成了彻头彻尾政策市。政府不仅可利用手上审批权、定价权主导股市资源分配,来调控股市规模及价格,也可控制股市指数的升跌。

正是因为政府过多地参与和干预中国股市,中国股市制度的内在缺陷是十分显著的。比如上市公司中国有企业为主导;投机炒作盛行;市场价格机制扭曲;绝对权力无法有效约束;简单地引进欧美国家的金融制度、金融产品及金融工具等。

所以,对于中国股市改革来说,就得从信用制度基础入手,比如调整中国股市战略发展思路,约束中国股市绝对权力及让国有上市公司真正成为公众公司等。如果仅从技术性方面来解决股市的问题,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同时,当股市由绝对权力所主导时,不仅会让整个市场的价格机制丧失,股市价格扭曲,无法通过市场因素来决定资源配置,而且也使得中小投资者的利益随时都可能受到侵害。

要让中国股市成熟起来,就要让市场因素在股市中起决定性作用,而不是人为方式扭曲股市的供求关系。近一年来,中国股市让IPO快速发行,既会人为扭曲了市场供求关系,也会放大政府的绝对权力对市场的干预,如果不把这些绝对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中国股市要想好起来是不容易的。

同时,监管理念需要转变,就是要由以往的事后监管转变为事前监管的引导与规范。可以说,2015年中国股市暴涨暴跌的一个重要教训就是监管者对兴起的互联网金融HOMS系统缺乏了解从而无法制定出事前监管及防范风险的规则,从而就让这个场外融资市场得以疯狂野蛮生长,之后,再采取简单粗糙方式来制止与遏制,引发中国股市的大震荡当然不可避免。最后,中国股市制度安排应公共决策化,这是当前中国股市能否成熟的关键所在。因为,中国股市的制度安排及改革,只有在这种方式下才能平衡好各方的利益关系,才能让所制定的法律法规能够真正落实执行。

也就是说,中国股市改革如果不是从这些基础性问题入手,找到问题的核心所在,而是希望以技术性方式来解决一些表面性问题,那么中国股市要想走好是不可能的。中国股市是这样,中国金融市场改革也是如此,否则要想走出乱象丛生的困境是不可能的。

易宪容(财经评论员)

编辑:曹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