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掉财务造假“毒瘤”,香溢融通等29家公司面临投资者索赔

作为证券市场的一颗“毒瘤”,财务造假近期成为监管层重拳打击的重中之重。曾因信披违规遭到证监会调查的香溢融通(600830),也于6月5日晚间有了定论。香溢融通公告称,公司及相关当事人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和《市场禁入决定书》。

香溢融通高管为加薪虚增利润

从公告来看,证监会宁波监管局决定,对香溢融通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对公司6名高管和相关当事人给予警告和共计110万元的罚款,并禁入证券市场;时任董事邱樟海被终身证券市场禁入。

基于香溢融通的违法事实已经确认,于2016年3月10日至2019年1月11日期间买入香溢融通股票,并在2019年1月12日之后卖出或仍持有而亏损的投资者,可通过微信公众号“大众证券报”(特征码:11011)报名参与维权索赔。

在上海沪紫律师事务所刘鹏律师看来,上市公司公布的处罚决定书只公布了监管层的处罚,却未提及具体违规事项,这是极其罕见的。

但香溢融通4月9日的公告,详细披露了公司高管为牟取不当业绩奖励而实施财务造假的过程:2019年1月,证监会对香溢融通立案调查。经查,香溢融通涉嫌恶意违规确认投资收益导致2015年和2016年财报虚假。

具体来看,香溢融通未按规定披露瑞龙7号、君证1号收益权转让业务的担保事项,提前确认投资收益实施财务造假,致使公司2015年和2016年财报披露不实。其中,2015年虚增净利润7758万元,占2015年披露净利润的50%;2016年虚减净利润2928万元,占2016年披露净利润的25%。

投资者可向这些公司索赔损失

据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在6日的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第二届理事会上介绍,2019年以来,证监会累计对22家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立案调查,对18起做出行政处罚,向公安机关移送6起。上市公司存在违法违规问题的根源可以归纳为诚信意识不足、公司治理有效性不足、公众公司责任义务缺位。

据统计,从今年初至今,包括香溢融通在内,已有ST康美、*ST巴士、长城动漫等19家公司被证监会处罚,*ST斯太、康尼机电等10家公司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暴风集团、同济堂等30余家公司遭证监会立案调查。

刘鹏律师认为,因财务造假等行为受到行政处罚的上市公司,对受损投资者没有任何弥补行为,受损投资者们唯有提起民事诉讼,才能获得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机会。大众维权易栏目将相关受到处罚的公司及索赔条件进行梳理,相关投资者可通过微信公众号“大众证券报”(特征码:11011)报名,积极向公司索赔包括投资差额、佣金、印花税及利息损失:

证监会也指出,下一步将继续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重拳打击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欺诈等恶性违法行为,用足用好新证券法,集中执法资源,强化执法力度,从严从重从快追究相关机构和人员的违法责任,加大证券违法违规成本,涉嫌刑事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坚决净化市场环境,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切实维护市场纪律和市场秩序,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扫码即刻报名维权索赔

编辑:newshoo
    热门新闻
      24小时热榜
      日榜|周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