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券商把脉四月A股

安信证券:保持不悲观、不躁进

对于A股市场,虽然未来一个阶段外需下行压力在所难免,但中国疫情率先得到控制,中国经济也已经出现逐步恢复的迹象,在政策坚定推动支持下,内需部门回升趋势将更为确定,且在这个过程中流动性仍将维持充裕,而A股市场整体估值已处于历史底部区域,因此战略上应乐观而不是悲观,从中期看A股目前处于牛市中的过渡期。短期投资者受到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影响,风险偏好受到抑制,结构上可以重点把握内需消费、新基建和传统基建。

上证综指或已处于一个重要的底部区域,但不排除还有一个诱空式的下跌出现。若仔细分析当下的底部级别,这个级别或许可以参考2018年10月底的底部级别。因此或仍应保持不悲观、不躁进的心态。行业判断上,农林牧渔、医药生物、建筑材料、建筑装饰、商业贸易和通信的大方向可能相对较好,可以继续保持关注。

东兴证券:市场估值端短期承压

目前来看,政治局会议宽财政优于宽货币的取向打消了货币政策为主要对冲经济手段的预期,国内流动性环境难有超预期的宽松。同时,海外疫情拐点并不明朗,不确定性依然较高。市场风险偏好受到压制,估值端短期承压,4月指数判断中性,以结构性行情为主,一季报披露窗口期,市场或回归分子端行情。

行业配置上,关注“内需”主线。可以进行三个维度的布局,一是政策发力方向上的汽车、家电、新老基建等;二是具备必须消费属性、业绩相对稳定的医药、食品饮料;三是前期受疫情影响较大,目前已逐步走出底部开始复苏的社服、零售等。中长期,仍然看好周期趋势显著的科技板块龙头标的。

兴业证券:板块配置坚持“两头走”

随着复工复产逐步恢复,经济有望重回正常轨道。叠加最新政治局会议释放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稳健货币更加灵活适度。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市场而言,上市公司一季报、宏观经济一季度和二季度前期(4月或5月)经济数据逐步出台,政策在逐步起效、需求和企业盈利下滑的速度放缓,股票市场真正的底部和反转的时间点可能就在那时出现。

如果经济从短时通缩走向高增长、高通胀的情况,实体经济快速扩张、股市上升动力来自于企业盈利支持,重点配置周期性行业。如果从短时通缩走向低增长、低物价阶段,快速增长的货币并没有导致通胀,资金流入高弹性资产,主要体现为对于估值的大幅度提高。此时配置对估值容忍度较高,且具备一定基本面支持的大创新科技成长方向是优选项。货币扩张并不必然导致通胀、在需求恢复不强劲、全球产能过剩的情况下,经济呈现发生第二种情况。

板块配置仍坚持“两头走”,“一头”全球低利率下,高分红、低估值的核心资产龙头,“另一头”在对估值容忍度相对更高的大创新科技成长、新基建,特别是科技基建和民生基建的结构性亮点方向。

民生证券:把握左侧布局良机

市场底的形成伴随四个“底部信号”,即政策底、流动性底、疫情底和经济底。短期市场可能仍有反复但下行空间不大,中长期看当前已处于重要择时买入时点。①短期来看,全球疫情仍未出现明确拐点,叠加4月进入财报密集披露期,市场仍有震荡的可能,但下行空间不大,沪指2600点是技术层面强有力的支撑位。②中长期看当前已处于重要择时买点。一方面重要指数的股债利差已达到历史极高水平,A股配置价值凸显。另一方面中国经济有望首先从疫情中复苏,3月初大幅外流的北上资金已经开始转为小幅买入,A股在全球资产配置中极具吸引力。此外,预计美国疫情数据有望在4月中旬见顶,届时主要压制因素缓和后,市场可能迎来新一轮上行,建议长线资金把握左侧布局良机逐步加仓。

4月投资者需关注全球疫情发展、一季度经济数据,以及可能召开的两会的政策布局。①全球疫情发展:包括欧美疫情数据何时见顶,以及印度等人口大国是否存在防疫隐患。②一季度经济数据及两会政策布局:4月中下旬披露的一季度经济数据将明确经济受疫情影响的程度,稳增长压力下政策可能进一步加码。

配置上,关注传统基建和内需消费,可提前布局海外产业链。①一季度国内经济大概率负增长,叠加4月可能召开全国两会,将为稳增长预期提供重要催化,建议把握稳增长的两个重要抓手:基建和内需消费。②深度参与全球化的制造业受损程度取决于海外疫情持续的时间,未来两周是观测美国新增能否见顶的重要窗口。预计美国疫情数据可能在4月中旬见顶,建议提前布局此前受疫情影响大幅下挫的海外相关产业链。 黄晓霞

编辑:newsh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