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双11”八成商品买贵了 消协提醒消费者理性购物

号称“全年最低”的商品却在“双11”后没几天便打出了更优惠的价格、付了定金却发现当天购买更划算、定金膨胀优惠叠加店铺优惠券再领购物津贴。今年这些“双11”的套路让商家赚得盆满钵满,却让不少消费者多花了不少冤枉钱。消协建议消费者理性购物,擦亮双眼,不要囤货,按需购买,并呼吁执法部门完善网络价格监管,维护消费者权益。

“全年最低”还能更低

熬到夜里一点半,苦苦等待了三个礼拜后,消费者张小姐终于陆陆续续收齐了今年“双11”的包裹。然而,张小姐近日却发现,这些“秒杀”来的商品在“双11”当天并非是最便宜的。

“确实是很郁闷,感觉错过了一个亿。”张小姐有些懊恼地告诉大众证券报记者,“今年‘双11’买的真不少,有些日用品本来不是很缺,但是因为领了很多券,心想反正便宜么就多屯点,谁知道最近又有促销,价格还一样。给孩子买了羽绒服和棉袄,‘双11’当天是半价,结果现在气温还没降到穿羽绒服的时候,衣服已经低于半价了。”

根据张小姐的订单记录,记者注意到,“双11”当天,一款GAP婴儿羽绒服,原价449元,活动价格229元,用完各项优惠后实际付款200.45元。然而,近日天猫店又推出了活动,这款羽绒服又恢复了229的促销价,此外还可领取多种优惠券及享受8.8折会员折扣。“仅8.8折后就201.5了,再用上优惠券,到手将会比‘双11当天’便宜20左右。”张小姐告诉记者,其实商品降价是正常的,但是号称“全年最低”、“价格保证”,却在买完不到两周的时间内再次降价,而自己刚刚收到商品才几天,实在是不能接受。

此外,预售的商品号称能做到最低价格,11月11日当天却打出更低的价格,也着实让张小姐有些郁闷:“买了两只号称售价为129元的大龙虾,交了30元定金说是抵110元,最后实付款148元。但是当天的价格是89元,还能用159-50的优惠券,实际只要花128元。但是定金又不能退,所以只能按照预定价格付款。”

近八成商品并非最便宜

事实上,号称“全年最低价”商品却在此后出现更低价格、交了定金后发现当天购买价格更低的现象并非只有张小姐遇到。

11月29日,中消协发布《2017年“双11”网络购物商品价格跟踪调查体验报告》,报告指出,今年宣称参加“双11”促销活动的539款非预售商品中,在整个体验周期内,不在11月11日也能以“双11”价格或更低价格 (不考虑联动活动情况)购买到促销商品的比例达到78.1%,先涨价后降价、虚构“原价”、随意标注价格的情况较为突出。

比如,电商平台和商家天猫平台的某款标称为 “恒源祥”品牌针织衫11月10日、11月12日、11月15日的划线价格均为508元,但11月11日划线价格调整为专柜价1280元。但专柜价说法仅在11月11日的商品页面显示,并未连续出现,也未标明出处,消费者若只看到11月11日当日价格,会因优惠力度大而被误导消费。

而预售商品价格不如“双11”当天价格优惠的情况也大量存在。根据中消协报告,天猫平台的某款标称为“蔻驰”品牌的单肩斜挎包11月7日、11月10日预售价格为1068元,活动为定金99抵扣150,折算价格为1068-150+99=1017元;但11月11日标价为1068元,活动为每满400减少50,折算价格为1068-50-50=968元,11月12日价格为促销价999元,折算价格同样低于之前预售价格。

此外,“数学学不好别想过‘双11’”的情景,今年也尤为突出。中消协指出,本次调查体验发现,今年的“双11”促销活动中,一些平台和商家优惠活动规则设置复杂,打折、满减、红包、优惠券、津贴等多种“优惠”方式叠加,附加各种限制条件与使用顺序,促销规则晦涩难懂,消费者很难推算出商品的实际销售价格,降低了消费者的网购消费体验。

消协提醒消费者理性购物

对于今年“双11”的价格乱象,消协表示,目前在集中促销活动期间,仍然存在大量先涨价后降价、虚构“原价”等价格误导行为,存在通过随意标注划线价格,逃避“虚构原价”的法规约束,涉嫌误导消费者。建议政府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适应网络购物方式的价格法律规定,规范平台及商家的价格行为,加大价格动态监测力度,适时公布价格监测结果,将价格严重违法行为列入失信黑名单,并予以公示,方便消费者查阅。

针对今年多家电商平台的“数学题优惠”,消协建议电商平台及商家要依法诚信经营,不搞促销噱头与价格误导,倡导明码实价,做到明折明扣;加强平台管理,建立健全集中促销期间价格监控机制,利用技术手段预防不法商家涉嫌违法的调价行为;履行平台义务,密切配合政府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和社会组织,做好价格等监督检查工作,自觉接受广大消费者的监督,承担起建设安全放心网购环境的主体责任。

此外,消协提醒消费者,要理性参与电商集中促销活动,做到理性消费,按需购买,勿贪低价,了解所购商品的市场价格,勿贪恋不合理低价,以防购买到假冒伪劣商品;警惕价格陷阱,仔细甄别,货比三家,谨防不良商家的价格欺诈;反对复杂的价格促销活动,支持明折明扣、明码实价。确需通过促销活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要仔细查看电商平台制定的促销规则,如定金与尾款的支付与退款、优惠券的使用门槛、保价期限承诺等,并注意留存好促销规则及价格截图,做到心中有数。

事实上,因为“双11”期间商家乱定价,曾有商家收到过物价部门的罚单。

2015年,由于旗下天猫平台第三方商家在“双11”期间所涉相关销售定价问题,阿里巴巴收到浙江省物价局发出的总计80万元人民币的行政处罚决定书。阿里巴巴此次被罚款系因2013年和2014年“双11”期间,有些原本应该按照产品原价打五折参与“双11”的产品被一些第三方商家在自己界定的价格基础上再打五折,而不是按照法律规定的原始价格基础上打折。北京市发改委价格举报中心曾在2014年因同类原因对京东进行了50万元的行政处罚。

记者 朱蓉

编辑:曹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