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15年成长股猎手李巍:创业板还有很多“翻石头”的机会

资本市场上,成长股具有几乎永恒而又神秘的魅力,它可以以持续的高成长来抵消高溢价,投资者买到它有望获得可观的超额回报。但它在成长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中间也会面临成长的不确定性和股价的大幅波动。这正是成长股的魅力所在。

广发基金策略投资部总经理李巍,入行15年,是行业中少有的管理公募年限达到9年的老将。值得一提的是,他一直在成长股领域精耕细作,在一轮又一轮的市场周期中不断成长淬炼,慢慢构建出在成长股领域的竞争壁垒。

银河证券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由李巍管理的广发新兴产业精选近一年、近两年回报分别为102.60%、151.74%,均在股票上下限为0-95%的灵活配置型基金TOP排名5%(排名分别为13/476、18/422)。同期,广发科创主题3年封闭基金近一年回报为85.37%,自成立以来的累计回报达到93.03%。

据悉,拟由李巍担纲的新基金——广发创业板两年定开混合基金于9月11日-9月18日发售,限额30亿元。该基金将聚焦创业板成长红利,基金资产中不超过80%的非现金资产将投资创业板。

“大家对权重股的跟踪和研究已经比较充分,但仍有超过90%的股票市值低于200亿元,还有不少结构性机会可以把握。”李巍表示,除了细分领域的龙头公司,他也会关注那些被低估的中小市值品种。

创业板还有很多“翻石头”的机会

1.问:自2019年初至今年8月末,创业板指涨幅达到118.17%;今年前8个月,该指数涨幅亦达到69.36%。请问你如何看创业板的投资价值?

李巍:首先,从长期角度,我持乐观态度,这跟我长期看好A股投资价值的看法一致。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无风险收益下行的背景下,权益类资产具有较好的性价比。其中,符合经济结构转型、产业升级方向的成长型公司将从中受益。

其次,创业板的定位是服务于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支持传统产业和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创新升级。从社会发展规律和产业发展趋势来看,上述这些行业代表着时代进步的方向,在未来几年内有望提供更好的回报。

第三,创业板指的权重股,是市场中耳熟能详的白马股,已经被研究得比较透彻,价值反映比较充分。这些公司的长期市场空间、公司治理结构、长期竞争力都不错,当前可能存在的问题是估值,有些标的需要时间来消化。

2.问:从过去三年、五年数据来看,创业板的估值已经处于相对高位,有些投资者可能会出现“恐高情绪”。你如何看待估值问题?

李巍:首先,从宏观层面来看,全球无风险收益率还会持续下行,美国长期大概率会进入负利率时代,中国十年期国债的收益率长期也会逐步下降到2%以下。在此背景下,股票市场的估值中枢还会提升。原因就在于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大家很难找到能够提供较高回报的资产,现在表现比较好的资产长期看还是有一定空间。

其次,估值确实处于相对偏高的水平。截至8月末,创业板综指PE处于历史90%分位数,超出历史均值1.4倍标准差;PB处在历史80%分位数,超过均值的0.6倍标准差。PE和PB的估值结果有些差异,原因就在于过去两年,创业板综指中的很多股票进行了商誉减值,加上今年一季度疫情因素,上市公司业绩受到冲击,PE相对失真。相对而言,PB更有代表性,虽然超过历史平均水平,但还不算处在很极端的情况。

第三,创业板结构分化明显。过去20个月,符合市场审美标准的龙头股或者说白马股,累计涨幅较大,估值比较高。从市值来看,创业板综指833只股票中,超过90%股票的市值仍在200亿元以下,仍有不少结构性机会可以挖掘。也就是说,还有很多“翻石头”的机会。

3.问:由你担任拟任基金经理的新产品——广发创业板两年封闭9月11日发行,你将如何把握创业板的投资机遇?

李巍:前面提到,符合经济转型、创新升级的方向中,很多龙头公司已经跑出来了,他们所处的行业依然处在增长期,企业自身的护城河处于不断加宽的过程中,核心是看能不能找到能够确定性成长的公司,依靠成长来消化估值。因此,这只新基金成立后,既会重点关注优胜行业的龙头公司,也会关注那些仍然被低估的中小市值品种。

投资进化论:坚信投资回报来源于企业价值增长

4.问:从2005年入行,你曾经做过券商研究员,管理过自营账户,在公募基金也已深耕9年。从基金表现和持仓来看,你在投资中也有调整和进化的过程,能分享一下你在投资领域的成长历程吗?

李巍:在投资中,我始终坚信投资回报来源于企业价值增长,尤其是利润增长带来的价值增长。长期投资基本面优秀的企业,可以分享其利润增长和价值增长所带来的市值增长。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经历了A股三轮牛熊转换,自己的投资体系也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迭代与升级。在2005年至2010年期间,我主要以投资稳定增长的成长股为主。到了2011年至2015年,在国家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背景下,我开始将精力集中在市场空间大、行业景气度高的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节能环保、新能源五大行业,自下而上精选高速增长的新兴成长股。

2016年至2018年,价值投资风格盛行,而成长股表现相对低迷,当时即使选择了行业中最优秀的公司,回报也并不尽如人意。那段时间,我对自己的投资体系进行反思。我发现,宏观经济、行业以及公司都有自身的发展周期,评估企业价值的维度应该要更加多元,不仅要看未来两三年的利润增长,也要评估产业变化趋势、行业周期、企业的商业模式、竞争格局、增长的稳定性等,这些都会影响到企业的长期价值。

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构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成长股投资体系,包括行业比较体系、个股评估体系等,可以更全面地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

5.问:你之前提到了“翻石头”的策略,我记得成长股投资大师彼得·林奇就很推崇脚踏实地的“翻石头策略”,但是“翻石头”其实是一项异常艰辛的工作,在具体选股当中,你是如何找到优质的成长股?

李巍:股票是有价证券,扣除交易的部分,企业价值最终来源于为股东提供的现金回报。我习惯从四个维度观察企业,包括盈利能力、盈利质量、成长性、确定性。

具体到操作层面,我会先通过财务数据进行初筛,把生意模式不好、盈利质量比较差的公司和行业先排除掉。

在上述四个维度上,首先要看盈利能力,这是企业自身创造价值的能力,具体看ROE和ROIC等指标。

第二,盈利质量,也就是企业为股东提供的回报,主要就体现为分红。我会通过有无自由现金流来评估企业有没有分红能力。如果公司长期ROE很低,即使成长性很好,我也会很谨慎。

第三,成长性。在评估企业的基本框架中,成长性是衡量企业价值的另一个重要维度,它意味着企业因为资本开支、费用投入等原因,牺牲了当前的盈利能力和盈利质量,但更多提升了未来的盈利能力和盈利质量,成长性也是股票收益的一个重要来源。

盈利能力、盈利质量、成长性都可以用财务指标量化,但最核心的是第四点——确定性。我们先从前三个维度进行财务的筛选,然后结合对行业、对公司的理解进行确定性的判断,找到好的标的之后等待合适的价格。

6.问:在实际投资中,好公司和好价格很难同时出现,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李巍:如果是质地不错的公司,现在价格不合适,但是拉长来看,它能满足我对年化回报的要求,即使短期估值贵一点,我也能接受。

其次,我会主动挖掘一些黑马变成白马或者是灰马变成白马的成长股。龙头品种受到的关注度很高,各方跟踪和研究比较透彻,股价反映比较充分。但对于关注度没那么高的二三线品种,可能会因为某种原因导致折价,例如,短期的利润增速、行业景气度、市场风格、治理结构等,如果我们通过深度研究,发现市场共识与实际情况存在明显偏差时,这种认知偏差就会带来较好的投资机会。

带着热爱去投资科技股

7.问:科技股投资向来被认为难度很高的技术活,你为什么一直热衷科技股投资?这么多年下来有什么心得吗?

李巍:我是一个天性充满好奇心和热情的人,对新技术、新兴事物抱有浓厚的兴趣。

从2005入行以来。我内心一直有着一个朴素的理念,就是投资一定要顺势而为,要在符合社会发展潮流和产业发展趋势的领域中寻找成长型公司。我常常会设想社会未来发展的图景,哪些产品或服务可以带来生产方式的变革、提升生产力水平?哪些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好的生活和生命体验?筛选下来,我发现,挑出来的标的大多数是技术型企业。

这么多年,我长期研究和跟踪这些领域,让我对科技型企业更熟悉也更有感觉,我自己也更愿意花精力专注于此,运用到组合管理中取得不错的效果。

8.问:在科技股的投资里面,要如何去判断哪些是优质的企业,怎样才能从一堆石头中翻到有价值的公司?

李巍:科技企业具有三个显著的特点:早期具有高波动性和高不确定性;研发投入大,技术路线不明确,非线性成长;一旦建立某种技术优势或平台效应以后,又能较长时间获取超额利润。值得注意的是,科技企业的成长周期比较长,无论是早期成长还是中后期相对成熟阶段,均需要持续的研发投入。因此,对于不同类型或者发展阶段的科技公司,适用不同的估值方法。

从去年年初到现在,与科技相关的细分领域,无论是电子中的半导体,还是计算机中的云计算,抑或是医药产业的医疗器械、医药生物等品种,涨幅都比较大,目前估值不便宜。

某种程度上来说,科技股最容易赚钱的时间已经过去,未来要从个股角度挖掘机会。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科技股投资会越来越难,对投资人员的知识储备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因为大家都越来越专业,只有通过长期的研究积累,聚焦、专注,才能建立自己的比较优势。


编辑:newsh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