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超:从“稳增长”到“防风险”

进入10月份以来,由于地产调控的加码,资金似乎正从地产市场持续回流资本市场,股市突破3100点的高位,而债市标志性的10年期国债利率也在近期创下2.63%的历史新低,似乎钱多就是硬道理,股债双牛似乎又卷土重来了。

但我们认为,想从资本市场里面赚钱从来都没有那么简单,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老司机,我们对资本市场的长期发展坚定看好,但是在短期内我们观察到风险因素正在积聚,因而从本周起我们明确表示对债市短期转向谨慎。

流动性持续收紧

促使我们观点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近期国内流动性出现了收紧的趋势。从8月份起,代表银行间资金成本的回购利率持续走高。进入10月份以来,货币利率依然在继续上升,意味着本轮资金的收紧已经与季节因素无关,而是出现了趋势性的新变化。

事实上,流动性的收紧在海外已经有了先兆。美日欧的长期国债利率在过去两个月持续走高,普遍都上行了20-30bp左右。从美国来看,年底加息是大概率事件。毕竟美联储嚷嚷着要加息已经一年了,如果一年下来一次都不加就会信誉扫地。从日本和欧元区来看,负利率试验宣告失败。主导欧央行的德国央行为了拯救德意志银行,有极大的动力逐步退出QE,将长期利率从负值区间转到0以上。

从7月份起,代表核心CPI的非食品价格从1%左右跳升到9月份的1.6%,目前看年底可能会升至2%左右,连带着9月份的CPI也从1.3%大幅回升至1.9%,远超1.5%的存款基准利率。

上半年的政策核心是稳增长,为了完成全年6.5%-7%的目标,需要央行保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姿态,也需要房地产销量回升来添砖加瓦,所以当时几大部门还联合起来降低了个人购买唯一住房的契税。

但是在目前的时点上,前三季度GDP增速保持在6.7%,全年在6.5%以上肯定没问题了。这时的主要目标肯定不是稳增长,而应该是防风险了。

从防风险的角度,不难理解为何央行在8月份以后逐渐引导市场资金利率上行,因为经济稳住以后,其实就应该防范房价和物价上行的风险,而央行能做的就是适度提高资金成本,来降低经济中的投机需求。

机会是跌出来的

天上不会掉馅饼,我们在资本市场里面,只会赚到三种钱:一种是央行放水给你的,一种是企业盈利给你的,还有一种是别人的钱。但是目前全球经济普遍低增长,大家今年又是在赚什么钱呢?

从债市来看,毫无疑问大家都是在赚央行放水的钱,甚至是在赚别人的钱。但问题是央行短期已经不放水了,那么短期还有钱赚吗?从股市来看,目前大家觉得可以赚到企业盈利的钱。但问题是有哪些行业是真正增加盈利的呢?

因此,在全球低增长的时代,本质上意味着全球低回报的时代,就应该放弃对不切实际高回报的幻想。因为这些高回报,要么来自央行放水,要么来自于割别人的韭菜,其实都不长久。在低回报的时代,回避风险比提示机会更重要。

所以,风险都是涨出来的,机会都是跌出来的。比如说今年的债市,只要前4个月的风险躲过去了,后面半年随便做都可以赚钱。比如说今年的股市,只要第一周躲过去了,后面其实有大把的赚钱机会。问题是有多少人能躲过去这些大坑呢?

目前全球央行都不太想放水,其实市场没有太大的机会,甚至还在酝酿着风险。但是由于全球经济的普遍低迷,我们不认为央行具备趋势性收紧的能力。而且借鉴日本和欧洲的经验,在经济低迷时的加息往往很快以再次降息而告终,这意味着美国不会持续加息、中国也不会持续紧缩,甚至不排除明年再次放松货币的可能性。所以不妨多一点耐心,等待风险释放以后的机会。 

姜超(分析师)

编辑:曹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