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韵达侯若洪:“改革+开放”齐头并进助力企业发展

企业家谈改革开放40周年(6)

光韵达侯若洪:“改革+开放”齐头并进助力企业发展

光韵达董事长侯若洪

“一是对内改革,二是对外开放,做到了这两点,才能引领企业快速发展,才能跟得上国家的脚步不掉队。”光韵达(300227)董事长侯若洪在接受大众证券报记者采访时如此表达了他对改革开放的看法。就是这样,侯若洪顺应时代潮流搭上了改革开放这趟快车,带领一个地方民营企业,通过多年奋斗成为行业领先者。

乘改革开放东风自主创业

1998年,刚好是改革开放第20个年头,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已经初见成效,但新兴产业的发展仍然较为落后。作为毕业于高等学府的清华学子,侯若洪决定自主创业,为的是能够发挥所长,为社会贡献力量,而他选择的,正是20世纪60年代最重要的科技成就之一——激光。

众所周知,计算机、原子能、半导体、激光器,被誉为21世纪“四大科技发明”。这其中的激光技术作为一种生产手段在多个行业得到广泛应用,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这一年,光韵达成立。“改革开放分两步,一是对内改革,二是对外开放,做到了这两点,才能引领企业快速发展,才能跟得上国家的脚步不掉队。”侯若洪说。

在侯若洪的带领下,20年来,光韵达实现了一次又一次跨越发展。回眸光韵达走过的20年,侯若洪讲述了每一次跨越式的发展历程:

1998年,他在行业内率先推出SMT精密激光模板以取代传统化学蚀刻模板,于2005年使用UV激光进行柔性线路板成型以突破传统模切制造的局限,2006年他主张创立了国内首家激光应用技术研发中心,专注于精密激光应用领域的技术研究与开发,为公司开拓更为广阔的激光技术应用领域提供支持。2011年,光韵达在创业板成功上市,借助资本市场外延扩张。2013年建立了国内第一家面向工业级应用的3D打印服务平台,主要面向汽车制造、航空航天、个性化医疗、模具制造、文化创意等领域。

从最初的十几人到几十人再到如今的千余人,在侯若洪的带领下,光韵达向着集团化、专业化、国际化的方向稳步发展。

激光产业链上游主要是激光光源及关键零部件,中游主要为激光工业加工装备,下游则是激光应用。光韵达以激光应用为基础,逐步的发展全激光产业链。

截至目前,光韵达的主要产品和服务包括:增材制造(3D打印)、激光三维电路(3D-LDS)、精密激光模板、柔性电路板激光成型、精密激光钻孔、硬脆性材料激光加工、金属与非金属精密部件个性化设计与制造、测试治具、自动化测试设备、激光光源及关键零部件制造等。

多年以来,光韵达通过自主研发和高科技成果转化,形成了完整的精密激光综合应用产业链,先后在华南及华东地区设立三大精密激光综合应用产业化基地——东莞松山湖产业基地、苏州科技城产业基地、嘉兴智能装备产业基地,不断探索激光智能制造的广阔空间。

站在新起点全面布局激光智能制造领域

2017年,光韵达的企业战略定位由“精密激光创新应用服务商”升级为“激光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利用“精密激光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取代传统的生产方式,为全球制造业向全新的智能制造方向发展提供全面创新的解决方案。

2017年9月,由光韵达牵头成立的“深圳市3D打印制造业创新中心”,被列入深圳市“十大行动计划”之“十大制造业创新中心”,联合大学、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打造 “政-产-学-研-用-资”一体化的3D打印研究创新平台。

同样是在2017年,公司进行了上市以来的首次重大资产重组,完成收购了上海金东唐100%股权,正式涉足激光智能检测设备(ITE)领域,自动化检测技术是“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自此公司在自动化和智能制造相关产业上重点布局。

在电子产品向轻、薄、细、巧及高集成度、个性化方向发展的今天,作为“世纪之光”的激光技术,凭借在高精密度方面的特点,再融合基于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智能控制技术,将以无可比拟的技术优势,成为智能制造的必然选择。这也正是光韵达重新定位企业战略方针的源动力。

2017年是光韵达重新定位的第一年,这一年公司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实现营业收入51340.81万元,同比增长64%,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6137.92万元,同比增长279%。围绕着全新的战略方针,光韵达积极开拓市场,优化产品结构,持续提升公司的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服务能力,保持内生稳步增长的同时,通过外延并购扩大生产规模,丰富产品类别。

“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将紧紧围绕激光智能制造,不断开拓新的应用领域,为客户提供更高附加值的产品、更优质的服务和更全面的激光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成为激光智能制造的创新者和行业领先者。光韵达将时刻准备迎接新的挑战,以不懈探索的精神奋勇前行!”谈及未来发展,侯若洪坚定地说。

记者 蔡方

编辑:曹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