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购计划“打折”实施 多家上市公司“言而无信”

本报讯(记者 刘扬)今日,洪汇新材、金达威、云内动力等多家公司发布关于回购股份期限届满暨回购完成的公告。随着去年四季度披露的股份回购计划陆续到期,近日上市公司纷纷披露股份回购实施结果。相比按计划完成回购的公司,有些公司在实施回购计划时存在“打折”的现象。

比如,首航节能11月27日公告称,2019年4月2日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修订<回购公司股份的预案>的议案》,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及符合监管政策法规要求的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或法律法规允许的其他方式回购部分公司股份,回购总金额不低于60000万元、不超过120000万元,回购价格不超过7.8元/股。截至2019年11月25日,公司回购总金额1.37亿元未达到回购方案计划金额。

同日,昌红科技发布公告称,截至2019年11月26日,公司回购金额未达到回购预案拟回购金额的下限。此前,公司计划回购总金额不超过10000万元且不低于5000万元,回购价格不超过7.50元/股。而截至2019年11月26日,公司已累计回购股份51.15万股,已使用资金总额360.1035万元。

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显示,截至昨日,亚光科技、卓翼科技、新天科技、美盛文化、云南白药、奋达科技、拓维信息等公司均出现回购实施情况与回购方案存在差异的情况。

从梳理上市公司回购“打折”的说明来看,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因为受回购期间定期报告窗口期及其他重大事项的影响,公司可实施回购股份的有效时间减少;一类为回购实施期间,公司股价在一段时间内持续超出回购价格上限,导致公司在该时间段内无法实施股份回购;一类是因为适时调整资金安排计划优先用于保障生产需要。

实际上,沪深交易所的《回购实施细则》中对于回购事项涉及的交易金额、股份数量、交易期限都有较为严格的规定,近日拓维信息、奋达科技等公司均因未能如约回购收到监管函。

“尽管上市公司提出回购计划的目的不同,但对稳定股价是具有正向刺激的。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公司出现蜻蜓点水式回购,甚至忽悠式回购,回购完成比例特别低,这不仅涉嫌信披违规,同时也破坏了市场投资环境。”中邮证券研发部副总经理、首席策略分析师程毅敏在接受大众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道,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对“言而无信”回购现象的监管,对不履行回购股份承诺的公司进行惩处,进一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编辑:newsh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