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端改革:深圳市开展已批未建土地处置专项行动

深圳开展已批未建土地处置专项行动

证券时报记者 吴家明

土地稀缺的深圳,在增加土地供应上必须不遗余力。

近日,《深圳市已批未建土地处置专项行动方案》出台。《方案》提出将于2019~2020年开展已批未建土地处置专项行动,2年内高标准、高质量彻底解决所有已批未建土地问题,加快国土空间提质增效,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保障。

据悉,本次《方案》中的已批未建土地指已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满2年仍未开发建设的土地。根据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的调查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深圳市已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满2年仍未开发建设的土地共564宗,总用地面积为11.94平方公里。已批未建土地在空间上主要分布在原特区外,土地用途以工业、仓储为主,宗地面积以1万平方米以上为主,部分用地未建时间超过10年,由于涉及土地、规划、产业等政策变化或调整,以及部分用地涉及不同程度的权属或经济纠纷,历史情况纷繁复杂。

《方案》提出区分企业自身原因、政府政策调整、规划调整、非净地出让以及外部因素等具体原因,区分政府部门用地和企业用地两类用地主体,结合不同土地使用用途,对不同情形的历史遗留已批未建土地进行系统处置。处置方案包括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限期1年内开发建设、按照评估地价给予补偿、用地置换、按深圳人才和保障性住房相关政策开发建设、限期6个月理顺经济利益关系开发建设等多种处置方式。

《方案》还强调要加强土地批后监管,在积极稳妥推进已批未建土地处置工作的同时,严防新增已批未建土地,建立已批未建土地动态管理长效机制。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此表示,从深圳此类政策可以看出,其对于土地闲置和怠慢式的开工进行了督查,本质上是供给端的一次重要改革,对于把控开发节奏和在预定时间内交付房屋等,都是有较好的管控效应。

有业内人士表示,深圳早期有很多土地违法的行为,有些可能至今手续依然不合规。有的开发商为了规避被认定为是闲置,打根桩挖个地基就停工,但是对外宣称已经动工了;甚至有的还通过债权方提起诉讼,打官司冻结土地来拖延时间。此外,土地周边市政配套设施滞后、规划编制和规划调整、征转地补偿关系、大规模市政建设等原因也导致了深圳多处土地闲置。 

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深圳在拓展挖潜、量质并举保障产业空间方面频频出手。今年5月,深圳市政府出台《深圳市扶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管理规定》,将尽可能把所有存量产业用地纳入“提容增效”范围,初步测算,符合该政策规定的产业用地约88平方公里,如全部按此政策实施,可在不新增1平方米建设用地情况下,增加1.6亿平方米产业空间,成为产业空间再造、产能再扩大、实体经济再发展的重大举措。3月,《深圳市工业及其他产业用地供应管理办法》正式发布,旨在加快工业及其他产业用地供应,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按照“拓展空间保障发展”十大专项行动战略部署,到2020年,深圳将用5年的时间盘活建设用地不少于50平方公里,拆除消化违建不少于2亿平方米。

编辑:gifberg